受访者: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系统部长 鲸井义晴先生
采访人: 上海菱威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牧野国嗣先生
能否请您回顾一下MUFG bank(China)与iVision迄今为止的关系,以及对贵行而言iVision是怎样的合作伙伴?
在IT领域,iVision和我们的合作开始于2009年,我们首次接到了贵公司关于某个系统开发项目的提案,以这个项目为契机,我们双方公司开始了正式的合作。
在2007年时,三菱日联银行在中国实现了本地法人化,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和完善体制,我们急速地推进事业发展,因此建立相应的系统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各式各样的系统开发项目也应运而生。通过同时在质与量上增强开发能力,并确保三菱日联银行(中国)IT能力的持久性对当时的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能够在那样的时候开始与iVision的合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回顾过去,在三菱日联银行(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众多像贵公司这样的IT合作伙伴,其功不可没。
到目前为止,iVision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在超过10年的长期合作中,我们共同完成了许多项目,其中很多行员都跟我提及了“ART”这个开发项目。
“ART”是支持结账系统输入的办公前台系统。我行目前使用的记账系统开发时期比较早,从上线初开始记账事务的准确性和效率性就是一大课题。基于Web搭建的“ART”将传统的记账系统封装起来,并且可以在一个画面上完成必要的记账项目输入,同时包含了申请、批准等工作流功能,通过高质量的UI/UX设计,显著降低了办公成本和风险,在当时是划时代的系统。
此外,除记账以外,该系统还具备向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报告所需项目的输入功能,通过与数仓相连接,大幅改善了当局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效果。因此不仅得到了现场用户的好评,监管当局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ART”系统的开发,是三菱日联银行(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系统开发项目。该项目始于2012年,划分了不同的阶段层层递进式地展开。在2013年开发高峰期,在银行内部到处展开与ART相关的研讨会议,系统用户、银行以及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不分昼夜地进行热烈讨论研究。该项目以多供应商体制推进,iVision作为核心供应商,承担了主要功能的开发以及带领其他公司的角色。

左:鲸井义晴先生 / 右:牧野国嗣先生
关于我们在IT/DX人才培养方面提供的服务,想请您就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谈谈想法。
我认为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随着技术的开放化和商品化,系统开发变得比以前更简单了,这有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受到开发人员技术能力的下降。我们担心仅靠OJT(在职培训)已经不足以让人才掌握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技能。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和iVision的IT培训项目,希望通过借此活动,进一步加强行内的IT专业水平。
另外,IT技能的学习不仅限于系统部门,提高用户部门的IT素养也尤为重要,作为用户部门也非常有必要系统性地理解诸如要件定义或用户验收测试等系统开发的方法。近几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迅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等高度展现的数字技术变得更容易操作,随手就能使用,只要有想法,人人都可以通过创意来实现业务变革。仅仅只是在IT部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素养能力的积累是不够的,在全行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将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我们期待在解决此项课题时iVision可以借助我们一臂之力。
基于我们长期以来的表现,请您谈谈对今后iVision的期待。
我行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是,IT资源的优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IT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经营层重点关注的领域,作为我们也需要以高度的意识稳步推进这一项工作。
银行被称为装备产业,是长久以来通过灵活运用IT技术,追求合理化和高效性的行业。近年来,通过数字化变革实现的业务改革、数字化转型也被认为是事业竞争力的源泉之一。另一方面,考虑到银行的社会公共性,提供稳定的系统服务和维持系统质量也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面对如此多的需求,如何取得平衡,将重心放在哪里,我认为这不仅是我行,也是众多企业IT部门面临的课题。
我们期待iVision能够在充分有效利用多种技术的同时,通过开发方法的标准化、集约化以及资产的共通化,从而提高资源再利用性,通过注力于提高生产性的坚实努力,提供更高品质与稳定性兼顾的解决方案。

左:鲸井义晴先生 / 右:牧野国嗣先生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于2007年正式在上海设立总部、目前在中国拥有14家分行及3家支行。